慈濟醫療志業執行長林俊龍將率領慈院院長、各專科醫生,從臺灣飛抵馬來西亞吉隆坡慈濟靜思堂,分享慈濟醫療人文的實踐;除此之外,亦有馬來西亞專業醫生受邀在專題研討分科座談。此國際性醫學論壇課程內容豐富紮實,將透過實際經驗及真實個案的分享,讓學員們見證醫療技術以外的仁醫之愛,期許學員們能藉此找回行醫救人的初發心,進而加入人醫會,共同實踐「尊重生命、以人為本」的醫療人文。
宣傳善用科技 學員人數打破以往
國際慈濟人醫論壇是慈濟馬來西亞雪隆分會在2017年的一大盛會。馬來西亞雪隆慈濟人醫會召集人陳成亨醫師去年(2016年)國際慈濟人醫年會後,發願招募七百位學員,即全力以赴展開宣傳工作。

陳成亨醫師也很讚歎宣傳組在近半年裡,分階段製作了四張海報,細心提醒忙碌的醫護人員,發出不計其數的邀請信。〈照片:人文真善美提供 〉
陳成亨醫師很讚歎宣傳組在近半年裡,分階段製作了四張宣傳海報,細心提醒忙碌的醫護人員,並發出不計其數的邀請信,甚至拜訪各醫學院的醫師,以真誠打動對方,讓他們也協助宣傳。
經由大家的努力,報名參與的學員不僅超標達九百多人,且近百分之七十是非人醫會成員,很多人甚至是第一次接觸慈濟。宣傳組組長林磊君表示:「幾乎人人都是宣傳組成員,大家善用科技,透過電郵、Whatsapp電話通訊程式、網頁等平臺廣傳訊息。」
尊重不同宗教 布置穆斯林祈禱室
為了讓前來參加論壇的學員有賓至如歸的感覺,所有的策劃與安排都以「五星級」的規格來處理。志工們在生活細節裡盡顯周到,吉隆坡靜思堂的裡裡外外,皆費盡心思地做一番整理。
衣住組組長王碧詩覺得最富挑戰性的任務,是要在男女寮房裡各準備一間穆斯林祈禱室。因為約有一百位的穆斯林學員,需要在論壇期間進行一天五次的祈禱。而秉持尊重各宗教的原則,衣住組特別準備兩個空間作為祈禱室,供穆斯林學員履行宗教儀式。

「這地毯應該如何擺放?要依照顏色?還是設計的圖形?」經過討論後,志工布置穆斯林祈禱室,將地毯依不同顏色和圖像分類,朝著祈禱的方向整齊擺放,並請扎查理醫生做最後確認。〈攝影者:林振勝,地點:吉隆坡靜思堂,日期:2017/03/13〉
「這地毯該如何擺放?要依照顏色還是設計的圖形?」經過討論後,志工將地毯依不同顏色和圖形分類,朝著祈禱的方向整齊擺放,並請扎查理醫生做最後確認。接著,志工們也貼心地準備了水桶和勺子,置放在洗手間的角落,以方便穆斯林學員於祈禱前先淨身,最後布置任務總算圓滿。
人醫論壇相交流 跨越藩籬擴大愛
17日國際人醫論壇開幕氣氛熱鬧,有馬來傳統迎賓儀式及慈濟人醫會組成的鼓隊表演。開幕典禮上,雪隆分會執行長簡慈露致歡迎詞:「我們很榮幸邀請您出席,我們期待這樣的論壇多年,很開心也很感恩;繼新加坡及菲律賓的舉辦後,今年有機會輪到我們。」

連續三天的論壇,各國醫療人員現場見證分享,希望醫療人員守護生命之餘,也注重醫療人文。〈攝影者:林振勝,地點:吉隆坡靜思堂,日期:2017/03/18〉
烏蜜分享自丈夫往生後,她獨立撐起照顧一萬五千位孤兒的使命。在會場,她多次哽咽地表示,慈濟志工一直都在她身邊,給予她極大的幫助與力量。受到慈濟的影響,讓她努力朝向自力更生、永續經營的方向前進。
「不要忘了這些孩子,一定要照顧好孩子的身心,確保他們溫飽。」烏蜜含淚說出丈夫最後的遺言,感動現場許多的學員。
烏蜜用真誠感恩印尼慈濟及時的支援,讓他們度過難關;除了生活補助,慈濟志工還教導他們如何自力更生,每月還定期為孩子提供義診,照顧孩子的健康,讓她對慈濟充滿了感恩。
連續三天的論壇,各國醫療人員現場見證分享,希望醫療人員守護生命之餘,也注重醫療人文。慈濟醫療志業執行長林俊龍呼籲大家:「醫療只是一個過程,它可能是一門專業,但更重要的是醫護人員的關懷與愛心,精神和態度。」
馬來西亞吉隆坡國際慈濟人醫論壇,除了有各國醫護人員分享如何推動落實健康促進醫院,也透過講師在國內外賑災、義診及援助難民的經驗傳遞,希望啟發更多醫護人員跨越宗教國界,發揮大愛精神。
(文:人文真善美 馬來西亞報導 2017/03/19)